7月10日至11日,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国国立民航大学(ENAC)与中国民航大学共同发起,北航国新院智慧民航科创中心承办的“2025智慧民航国际学术交流会(2025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mart Aviation)”在北航杭州国际校园顺利举办。本次会议以“引领未来空中交通的创新、智能与融合之路”为主题,来自全球12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及青年学生参会,展开了为期两天的深入交流与跨界探讨。

法国国立民航大学校长奥利维耶·尚苏(Olivier CHANSOU)、副校长尼古拉·卡扎利斯(Nicolas CAZALIS)、教务长马蒂·戈农(Mathy GONON)、中法航空学院项目负责人乔丹·莫里索(Jordan MORISSEAU),中国民航大学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法方院长穆罕默德·哈姆迪(Mohamed HAMDI)、科技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大庆教授,大会主席、北航国新院智慧民航科创中心首席科学家康锐教授,北航中法航空学院法方院长让帝(Frédéric GENTY)、北航国新院国际事务特聘专家于利军教授等中法两国三校领导专家出席活动开幕式。

开幕式上,马蒂·戈农、李大庆和康锐先后致辞。他们一致表示,当前全球民航业正面临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与绿色低碳发展的多重机遇与挑战,亟需加强跨学科研究、深化国际合作、推动工程协同,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杭州市余杭区未来科技城管委会程灿、余杭区政协委员赵爱丽作为地方政府代表应邀出席开幕式,并作主题发言。两位嘉宾详实地介绍了余杭区在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未来产业、支持高层次人才发展等方面的重点举措,为智慧民航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区域生态和政策支撑。


本次会议组委会由三所高校的中青年骨干学者组成。会议议题紧扣行业前沿,参会嘉宾构成多元,充分展现了大会的国际视野与学科交叉特色。与会代表围绕人工智能辅助决策、数字孪生、PHM健康管理、氢能与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低空经济、智慧空管等热点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充分展示了智慧民航在理论研究、关键技术攻关与产业应用方面的多维突破。
会议共设置了11场主旨报告。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北亚区运营、安全及安保业务部总监窦朋,长龙(杭州)航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穗利、达索系统项目经理利昂内尔·马基耶 (Lionel MARQUIER)、法国国立民航大学克里斯托夫·于尔特(Christophe HURTER)教授、米兰理工大学皮耶罗·巴拉尔迪(Piero BARALDI)教授、中国民航大学四型机场研究院高利佳院长、日本关西机场集团联合总裁伯努瓦·吕洛(Benoit RULLEAU)、巴黎萨克雷大学曾志国教授,北航国新院卡里姆·拉吉(Karim RAGUI)副教授、路丹副教授与胡杨副研究员就智慧民航运行、航空安全与维修、低空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等焦点议题分享了独到的见解。





会议还设置了8个专题分论坛,内容涵盖智慧运行、低空安全监管、绿色空管程序、航空经济与政策、航空减碳路径、全寿命周期管理以及新兴航空技术应用等多个前沿方向,与会专家学者深入交流了智慧航空发展中的前沿探索与实践经验。


本次交流会为全球智慧民航领域的专家学者、青年人才搭建了深入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也进一步推动了相关研究在现实场景中的落地融合。依托开放的学术环境与区域资源优势,智慧民航的探索之路将在持续合作中不断拓展。

(审核:董卓宁 陈龙飞 康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