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Actualités
NEWS

赋能导师!北航国新院2025年研究生指导教师培训圆满落幕

浏览量:时间:2025-05-31

为促进新聘研究生导师队伍快速成长,提升导师队伍的综合素养与育人能力,切实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5月29日,为期两周的2025年研究生指导教师培训圆满落幕,近百名国新院研究生导师参加培训。

自国新院揭牌成立两年以来,国新院导师队伍快速发展壮大,现有博士生导师145人,硕士生导师151人(不含博导),其中新聘属地硕士生导师89人。北航派驻教师与新聘属地教师协同发力,共同为北航杭州国际校园研究生教育教学注入强劲动力。

此次系列培训活动由北航研究生院与国新院交叉分委员会联合组织开展,采取集中培训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内容涵盖师德师风建设、研究生培养、教学指导、导学关系、心理健康等核心主题。活动特邀校内外资深专家主讲,包括北航研究生院领导、国家级教学名师及行业领军学者等。

5月20日,2025年研究生指导教师培训正式开班,开班仪式由北航国新院院长董卓宁主持。北航副校长吴江浩线上发表致辞,他强调,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培养等方面重要责任。新时代导师既要注重学术引领,更要关心关爱学生成长成才。吴江浩副校长寄语全体导师,要破除“唯论文、唯就业”的短视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构建和谐导学关系,助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董卓宁院长主持

北航宇航学院教授、北航2024年“立德树人卓越奖”获奖教师孟庆春以《继承传统、坚守本分、开拓创新》为题作师德师风建设报告。孟庆春教授提出,导师要继承北航优秀传统,坚持教师上课本分,言传身教、激励创新。孟庆春教授还以现场提问为切入,与青年教师们进行了深入交流。

北航研究生院培养处副处长王磊、招生与学位处副处长郑磊就研究生教育管理进行专题讲座,分别详细解读了新时代学生培养要求和学位质量保障体系。

浙江大学教授、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智慧能源项目首席钟崴阐述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他指出,专业学位创新培养的核心在于深度校企协同,要以“项目制”为抓手,联动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攻关与人才培养。

北航国家级教学名师杨超教授、刘建伟教授分别作教学专题指导报告。杨超教授从航空航天概论课出发,提出 “一念、两线、四化”课程思政理念及思路。针对不同内容,课程设计差异化思政目标,并融入爱国奉献、科学伦理等元素,以润物无声的思政融入方式,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品行的互促提升。

国新院智慧民航科创中心首席科学家康锐教授受邀分享研究生教育培养经验。他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提出“把学生当孩子养”的指导理念,倡导学习、研究、生活、思想四维度全方位育人:学习上推行“诊断式培养”,制定个性化学习路径;研究上以兴趣、能力、价值定位学生课题方向,践行陪伴式指导;生活上多方面传递人文关怀;思想上注重挫折教育、学术道德与社会责任引导。

北航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邵英华围绕《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与导学关系应对》展开分享,通过工作中的数据挖掘、案例分析等,介绍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表现形式。

北航积极心理体验中心主任马喜亭在报告中提出,构建和谐导学关系可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导师应以积极心态看待学生,主动关心其学习与生活困难,通过倾听与日常交流,营造健康积极的团队氛围。此外,导师还需关注自身身心健康,以饱满状态投入指导工作,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本次研究生导师培训以“立德树人、卓越引领”为核心,通过系统化课程全面强化导师在思想引领、培养指导与教学能力等维度的育人素养。未来,北航国新院将持续深化导师队伍建设,完善导师队伍选聘、考核、监督和动态调整机制:严把入口关,完善选聘机制;突出育人实效,优化考核机制;强化过程管理,健全监督机制;建立导师招生审查资格负面清单,落实动态调整机制。北航国新院将持续夯实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使命担当,着力锻造一支兼具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研究生导师队伍,传承弘扬北航空天报国精神,全面推进研究生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审核:董卓宁 张巍)

通讯员/傅丽华 文/傅丽华 图/袁晓慧 傅丽华 编辑/谢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