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合作International
GLOBAL

第一届杭州国际纳米电子学暑期学校成功举办

浏览量:时间:2025-08-19

8月13日至15日,由北航国新院、北航自旋芯片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北航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力支持的第一届杭州国际纳米电子学暑期学校(The 1st International Hangzhou Nanoelectronics Summer School)在北航杭州国际校园顺利举办。本次活动由北航副校长、北航自旋芯片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赵巍胜,实验室首席科学家赵建华及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林晓阳共同担任主席。

开幕式上,北航校长助理、国新院院长董卓宁向来自全球各地的学者与学生致以热烈欢迎。来自韩国高丽大学、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香港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西湖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全球30余所知名机构的100余名师生齐聚一堂,共同围绕纳米电子学前沿领域展开学术交流与研讨。

本届暑期学校围绕材料(Materials)、器件(Devices)、电路(Circuits)三个专题精心设置课程,邀请来自中国、韩国、马来西亚、越南、中国香港等国家与地区的顶尖专家学者,带来关于纳米薄膜材料物性研究、磁存储器件及MEMS传感器件研究、低功耗电路设计和MRAM电路设计等专题讲座。通过系统学习与深入交流,学员们不仅能够全面把握纳米电子学领域前沿动态,更能在与专家和同伴的思维碰撞中收获启发。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穆罕默德·萨万(Mohamad SAWAN)教授介绍了高性能神经形态处理器发展,南京大学自旋芯片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徐永兵教授从金属多层膜的GMR效应到二维磁性材料的自旋电子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展望,南方科技大学刘奇航教授深入阐述了交变磁材料的新奇磁性,香港大学谢茂海(Maohai XIE)教授从热力学和分子动力学方面系统介绍了薄膜的生长制备,清华大学刘泽文教授深入探讨了基于二位电子气体的高性能MEMS传感器的发展和研究进程,北航雷娜教授由浅入深地介绍了磁性材料的基础特性,东南大学林维维教授阐述了电流驱动磁性翻转的理论模型,合肥工业大学王燕副教授探讨了基于忆阻器和闪存的计算与应用,北航国新院蒋程鹏副教授介绍了基于半导体材料的神经形态器件发展,韩国高丽大学朴钟顺(Jongsun PARK)教授系统阐述了MRAM电路的架构和应用,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罗哈尼·法赫尔·扎曼(Fakhrul Zaman ROKHANI)副教授系统介绍了高性能通信芯片设计,上海交通大学李永福副教授介绍了其在医学功能成像技术领域的创新工作。

八月杭城,学术热潮涌动。本届暑期学校为期三天,期间穿插主题讲座、师生互动、自由研讨及实验室参访等环节,为青年学者与学生提供了与领域内国际顶尖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碰撞与合作种子的萌芽。

(审核:董卓宁 张巍 林晓阳)

通讯员/徐媛 文/崔进 刘均展 编辑/谢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