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飞机研究院(杭州)Recherche
RESEARCH

林贵平,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立德树人”卓越奖获得者。1986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动机专业获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获硕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机与环境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曾赴丹麦技术大学和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进行合作研究。现任人机工效与环境控制重点学科实验室主任,曾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党委书记等职务。主要从事飞行器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技术、飞机防除冰技术、飞行器能量综合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等多项国家重点项目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共发表 SCI 论文近百篇,担任多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或委员,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多项。

李敏,教授/博导,研究领域涉及三个主要方向:1、气动弹性与压电驱动器应用,包括固定翼与旋翼的气动弹性分析,压电结构的建模、等效计算方法,结构模型设计与验证、风洞模型设计与试验、可变形机翼气动性能控制与风洞试验验证;2、结构动力学分析,包括动力学方程直接积分方法,低速冲击动力学响应分析,激光测振,弹性波分析与矩张量裂纹识别;3、强非线性结构分析与纳米压痕仪:包括含间隙与摩擦的结构动力学与气动弹性力学分析,纳米压痕仪压入过程模拟。发表科研类论文100余篇,主持基金、预研、横向项目数十项。有工程型号设计工作经历,具备较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董朝阳,教授/博导,1989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力学专业,在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力学专业获得工学硕士学位,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获得博士学位,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飞行器控制、仿真和建模,无人飞行器的控制系统设计等研究。目前,主要从事飞行器控制和制导,无人机协同编队控制等研究。获国家发明专利11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其中SCI索引50余篇,EI索引130余篇。

王延奎,教授/博导, 在国家自然基金的支持下,主要从事飞机空气动力学布局和旋涡分离流的研究工作,重点关注飞机空气动力学飞行安全边界特性、流动机理和流动控制技术。1998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气动力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5任教授,2006年任博士生导师,入选2006年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曾担任中国空气动力学会常务理事,现担任中国航空学会空气动力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获航空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在国内外杂志和会议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田云,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大型飞机总体气动设计、跨声速空气动力学、涵道风扇推进系统、未来新概念布局总体气动设计。全程参与C919大型客机总体方案设计、超临界机翼及增升装置设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并参与多项工信部民机预研专项,牵头北航-一飞院、北航-商飞北研某大型飞机方案设计及未来民机预研专项,累计到款科研经费1300多万。近5年来在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Journa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Journal of Aircraft及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国内外顶级航空航天期刊上累计发表13篇SCI收录论文。担任AIAA Senior member、AOPA超轻型飞机专业委员会专家。

王黎静,博导,长期从事人机工效研究,深入驾驶舱设计、测评工作及混合智能研究。担任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产品人类工效学设计与测评工作组专家,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人-机-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以飞行员特性研究为核心,研究航空航天飞行器的人机界面、人机交互、人机工效、人机混合智能、安全飞行等的设计、仿真与测评技术,以达到提升飞机人机系统安全性、高效性、舒适性,目前代表北航主持“973”项目课题1项、工信部项目课题7项,C919技术攻关、航空、航天重点型号项目51项,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颁布国家人机工效标准1项、参与2项,获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

严德,副研究员,曾任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助理、飞行力学与控制系支部书记、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教师协会首任会长,主要研究垂直起降固定翼、卷曲翼、折叠翼、仿生翼等变构型飞行器的设计、飞行与控制,以及无人机集群回收和集群应用。主讲本科生必修课程“自动控制原理B”、研究生必修课程“现代控制理论”,主持完成学校本科重点教改项目“跨学科的协同式本科毕业设计”,参与完成本科教改项目“自动控制原理的课程教学改革”。主持或参与所在团队(飞行器创新研究团队Aircraft Innovation Research Team)项目近二十项,主要来自于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防前沿科技创新、探索、预研以及航空工业有关单位,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授权发明专利十余项。

张波成,研究员,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气动弹性、结构动力学和飞行器设计等方向研究。在中俄远程宽体客机前期论证、C929型号研制、未来型号预研、民机专项预研等项目中担任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在宽体客机预研和关键技术攻关中形成了飞机设计初期气动弹性设计分析方法,实现了风洞模型在设计方法和制造工艺上的创新突破,节约了成本,减少了制造周期,为弹性模型的创新应用打下了基础。获得授权专利5项,其中2项获得中国商飞十大优秀专利奖项、群策群力优秀成果奖和北研中心科技进步三等奖。发表SCI、EI、会议论文20余篇。推动多项专业技术成果向型号应用转化。

张斌,副教授,中国航空学会结冰与防除冰分会青年委员,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与适航安全等方面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2篇(Q1区8篇),以前三作者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7项(第一作者5项,授权1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5项,参与两机专项基础研究项目、民机科研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10余项。获评为Early Career Award Nominees(SCI期刊—Fatigue Fract Eng M,2022年)、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21年),荣获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排名3/6,2023年)等奖励。

郑钦敏,副教授,研究方向包括湍流高保真数值计算与机理分析,高温热化学非平衡气体动力学,漩涡主控流动(流动分离与转捩、流体结构相互作用),模态降阶、深度学习与数据同化等数据驱动方法在流体力学领域的运用,在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Physical Review Fluids, Physical of Fluids等流体力学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数值风洞工程项目等,并担任《空气动力学学报》、《实验流体力学》和《空气动力学进展(英文)》青年编委;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Physical Review Fluids, Physical of Fluids, Journal of Fluids and Structures等国际权威期刊审稿人。个人主页:https://shi.buaa.edu.cn/zhengqinmin/zh_CN/index.htm

贺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实验流体力学、流固耦合、流动控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北航前沿交叉基金、水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等项目,获评中国航空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和北航“卓越百人”博士后计划,在JFM、EXIF、POF、CJA等国内外重要影响力期刊上累计发表论文12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贺曦围绕“可变形柔性翼”这一学术前沿问题,采用多物理场耦合测量技术,对定常及阵风条件下柔性翼的气动力及流固耦合特性开展了深入的机理研究,并进一步发展了柔性蒙皮主动变形控制效果及机理研究,研究成果可为仿生、变体等新概念飞行器研制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刘斌超,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是飞机结构的疲劳断裂与寿命评定,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与厂所横向项目,参与航空、国防等相关领域的基金/项目多项,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授权专利1项,获评2023年中国航空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致力于揭示材料/结构的失效机理与破坏模式,发展先进材料/新型结构失效破坏的分析手段,支撑飞机结构的健康管理与寿命评定,推动飞机结构全流程的模块化智能化发展。

刘剑宇,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先进航空测试技术,参与军科委预研课题、工信部“两机”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它横纵向课题共计8项,发表学术论文9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5项,获得北航青年五四奖章、国家奖学金等国家/部/校/院各级奖励累计20余项。主要围绕高温固体表面温度场测试技术开展前沿探索,搭建了非接触式高精度磷光测温平台,研发了基于光纤传像束的二维磷光测温光纤探针样机,已应用于航天一院702所某型发动机部件测试。

胡云炳,博士后。博士期间主要从事流体力学的基础实验研究,包括传热传质问题和旋转湍流方向。目前正在开展过冷液滴、气泡等多相流实验研究。截止目前,申请人共发表学术论文7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Phys. Rev. Lett. 1篇、J. Fluid Mech. 2篇。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各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