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Actualités
NEWS

融智赋能,创领未来,第27届中国电子学会青年年会在北航杭州国际校园成功举办

浏览量:时间:2025-10-29

秋意浅浅,桂影斜斜,10月24日至26日,第27届中国电子学会青年年会在北航杭州国际校园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电子学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主办,中国电子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北航国新院、天目山实验室、北航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承办,无问芯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北航房建成院士,阿里云创始人、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院士,清华大学胡事民院士,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总部党委书记陈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史惠康,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张毅以及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杭州市教育局、余杭区政府等领导和专家出席大会,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社会各界近千名参会代表齐聚杭城。

精彩开幕,青春闪耀征程

10月25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在北航杭州国际校园音乐厅举行。开幕式由北航副校长吕卫锋主持。

陈英秘书长在致辞中强调,青年科技人才不仅是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更是突破“卡脖子”难题的“先锋队”。今后,中国电子学会将聚焦提升创新引领力、产业推动力、组织凝聚力、人才支撑力、国际影响力,着力打造一流服务产品与世界一流学会,培育青年骨干力量,锻造有活力、有担当、有影响力的青年科学家队伍。

史惠康副司长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始终坚持“抓产业必须抓人才”,尤其重视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希望青年科技工作者要坚定理想信念,勇担科技强国使命。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也将着力加强对青年产业科技工作者的人才队伍培养,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杭州市余杭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区委人才办主任张立表示,余杭因青年人才而兴,余杭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科技、产业与人才的深度融合,更离不开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同频共振,诚挚欢迎广大青年人才来余杭创未来、建未来。

杭州未来科技城党工委委员、人才和金融服务中心主任冯敏敏在大会上作“勇立AI潮头,筑梦未来之城”主题推介,详细介绍了杭州未来科技城的创新生态与发展格局,重点展示了杭州在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领域的创新成果。

开幕式上,胡事民院士、陈英秘书长和腾讯技术委员会主任王巨宏女士共同为“2025年度中国电子学会—腾讯博士生科研激励计划(混元大模型专项)”入选者颁发证书。

智汇杭城,共话科技创新

在主论坛环节,房建成院士作“量子精密测量与传感技术的发展与展望”主旨报告,介绍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并强调原始创新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王坚院士作“计算、人工智能与三体计算星座”主旨报告,介绍了人工智能发展范式、科学创新价值以及在相关领域的实践与探索;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徐坤教授作“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主旨报告,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创新与人才培养方面的应用前景。

△房建成院士作报告

△王坚院士作报告

△徐坤教授作报告

大会还组织了以“人工智能时代高校发展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的高峰对话,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吕卫锋教授、北京大学谢冰教授、中国计量大学戴道锌教授、电子科技大学孔令讲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郭小军教授受邀作为对话嘉宾,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高校科研创新、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高峰对话由中国电子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汪玉教授主持。

主论坛最后,汪玉教授宣布第28届中国电子学会青年年会将在深圳举办,中国电子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山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操晓春教授作为东道主诚挚邀请大家明年深秋相聚深圳。

携手共进,点亮未来之光

大会同期举办19场专题论坛,主题涵盖具身智能、大模型与智能体、雷达智能探测与成像、通感融合与智算协同、AI赋能先进制造、智算网络与感通算一体化、低空智能与安全、智能空天系统创新、太赫兹科学与技术、6G智能体通信与网络、超构表面及无线系统应用、后摩尔微纳电子器件、智能感知芯片与3D集成、脑机接口挑战与机遇、光量子芯片:技术与应用、海洋信息感知与通信、人工智能赋能未来产业发展与创新、数据存储器件与系统。百余位专家学者进行了专题报告和圆桌交流,推动了学术思想的深入交流与碰撞。

△各专题论坛精彩纷呈,聚焦电子信息与智能科技的前沿探索

本次青年年会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认可,为我国电子信息领域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秋光作序,科创为章,青年汇智,创新启航,让未来在此刻生根发芽!

(审核:董卓宁 陈龙飞 林晓阳)

通讯员/徐媛 编辑/谢雨倩